“十四五”以来,临泉县大力实施“兴农立县”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粮食生产持续增加,蔬菜种植持续扩大,畜牧养殖提质增效,科技应用得到普及,农产品深加工链条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县、传统农业大县,临泉县秸秆资源极为丰富,每年收集量达160万吨。为做好农字文章,该县坚持把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作为全县首位产业,把肉牛产业作为绿色食品重要支柱,围绕肉牛扩量提质增效、绿色食品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掀起肉牛振兴、粮食增产、产业倍增三大行动热潮,全力向高品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冲刺。
临泉县坚持“四位一体”推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肉牛振兴行动。注重良种繁育,加强皖北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扩大基础母牛养殖规模,与长春新牧、皓月集团等合作,引进国内外优质肉牛品种,积极培育高端肉牛新品种,不断提升高端肉牛市场竞争力。
注重规模养殖,启动“1+10+N”肉牛养殖小区建设计划,建设1个万头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千头规模养殖小区、N个百头规模养殖场,不断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注重秸秆利用,发挥秸秆资源优势,实行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推广“三全”模式,大力实施“粮改饲”项目,支持肉牛肉羊养殖企业及饲草公司收储加工农作物秸秆,保障优质饲草饲料供给,绿色循环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注重精深加工,坚持“外引内育”结合,加大肉牛精深加工行业头部企业招引力度,与中信国融绿色农业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洽谈预制菜深加工合作,鼓励支持引导宝临食品等本地企业扩大肉牛精深加工和预制菜生产规模,不断提升肉牛产业综合效益。
注重产业配套,积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产业生态,加快正邦集团临泉年产48万吨肉牛饲料、动物防疫体系项目等配套产业建设,升级改造牛羊交易大市场,发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引领作用,着力健全完善肉牛全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
注重品牌培育,深耕“厚道临泉人、放心农产品”文化品牌,持续加强“中原牧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母子品牌”战略,做大做强鲖牛、绿帝、小保等肉牛系列产品,“中原牧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同时,临泉县还不断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实施粮食增产行动。着重在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上精准发力,深入实施良田增粮、良种增粮、良机增粮、良技增粮、良链增粮、良农增粮六大举措,计划到203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25万吨。实施品牌小麦优质粮食工程,到2027年全县优质专用粮食生产面积达140万亩。
此外,临泉县还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行动,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县。该县大力发展肉食、粮油、特色经济作物三大绿色食品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把农产品转化成农商品,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计划到2027年全县肉牛出栏量较2022年翻一番,达到9万头,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0亿元,规上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近年来,临泉县大力实施“兴农立县”发展战略,把主要精力放在六大产业同步振兴上,一大批种植、养殖、加工项目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农村好、农民富的关键环节。
做大做强生猪一体化产业是临泉县推进六大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该县依托天邦公司,持续壮大生猪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天邦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和二期食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快提升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养殖屠宰向深加工发展,推动天邦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成为百亿级绿色食品企业。
临泉县还不断加强肉牛肉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高端牛羊产业。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持续推进肉牛肉羊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开发肉牛肉羊熟食产品,扩大“临泉白山羊”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推进临泉牛羊产品走进长三角中心城市。
临泉县有养殖鸡鹅的传统,为提升这一传统产业规模,该县紧紧依托柳桥、三德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鸡鹅一体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柳桥集团种鹅养殖项目建设和三德利肉鸡立体笼养养殖小区建设,支持柳桥集团扩大羽绒深加工和屠宰项目产能,推动禽类从散养向规模养殖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粮油精深加工是临泉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该县大力发展强筋中筋小麦、鲜食玉米、高油酸大豆等“订单农业”,实施“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产销一体化模式,提高种粮农民收益和种粮积极性。积极引进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加快建设酿味鲜20万吨调味品和90万吨面粉深加工生产项目,提升粮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到2027年粮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
临泉县紧盯三产融合发展这一市场趋势,大力推进碧根果食品产业园年底竣工投产,深入推进5万亩薄壳山核桃果精深加工,打造集种植、深加工、旅游康养等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项目,加快山核桃生态产业园、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示范基地建设。
生姜红薯在临泉县种植面积较大,为拉长产业链条,该县加快推进生姜交易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项目,打通生姜种植、冷藏仓储、冷链物流、加工交易全产业链环节,着力打造成为皖西北生姜外贸出口基地、长三角地区生姜交易集散中心、全国生姜期货交割中心。依托龙信诚红薯种植基地,推进优质高端鲜食红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加快推进临泉“三粉”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拓展北京新发地、长三角市场。
产业振兴离不开土地、金融内蒙绿色、人才、科技和政策的保障。临泉县统筹利用全县设施农业用地资源和耕地“进出平衡”指标,不断加大土地保障。大力清理闲置低效用地,优先支持保障肉牛养殖“秸秆变肉”重点项目和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项目建设。
县财政单列5000万元肉牛发展专项资金,统筹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涉农资金,探索设立肉牛产业政府风险补充基金,谋划申报10亿元专项债项目,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搭建金融保险对接平台,与阜阳市农行、市邮储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已成功发放肉牛“活体贷”9笔,金融保障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临泉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内培外引”力度,与中国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强合作,积极引进培育主导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对全县肉牛规模养殖户、种植大户实行订单式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实施农业专技人才培养工程。
依托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安徽科技学院牛羊产业研究院、中科-临泉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和安农大皖西北综合试验站作用,研究解决肉牛产业等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科技小院,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推动人才下乡、技术到村、效益入户。
临泉县还注重政策保障和机制推进,出台《临泉县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制定“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支持“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活体资产抵押融资的若干措施、促进肉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等一揽子政策,切实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近日,我区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其中就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列出了16条政策清单,将为我区农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健全完善农业产业一体化和重点项目建设“1+3”指挥体系,组建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推进专班,成立高规格肉牛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牛办,强力推进肉牛振兴、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推行中原牧场肉牛养殖小区模式,构建“链主企业+养殖小区+农户+市场”的现代肉牛产业发展体系,鼓励农户与企业合作入驻养殖小区,县财政按养殖户当年实际支付租金的60%给予补贴,推行肉牛保险、防范养殖风险,既切实解决养殖户用地难、建场成本高和销售难题,又快速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先后在浙江举办“千万工程”现场教学班,组团到吉林、内蒙、亳州学习养殖、加工、交易先进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生产经营主体和业务人员政策、技术培训,常态化举办“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培训班,提升全县肉牛规模养殖户和技术业务人员能力。制定乡镇(街道)月度赛牛机制,建立健全肉牛产业和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定期调度和考核机制,推动县“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和绿色食品产业“三年倍增”行动顺利实施、落地见效。
辛勤付出换来丰硕成果。临泉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肉牛肉羊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双优”县等称号,临泉“中原牧场”区域公用品牌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临泉县正乘着肉牛产业“带好头”的东风,全方位建强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着力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主办:临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临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地址:临泉县迎宾大道193号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E-mail: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为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国际畜禽产业健康发展,探索全球领先的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模板,由中凯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
此次博览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商/协会与主管的支持与关注。目前重庆已跃居全国热门城市第三名,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国内外大批的畜牧行业企渴望深化与重庆的全方位交流合作,依托重庆独特区位优势开拓西部、亚洲国际大市场提供沟通交流机遇搭建合作平台。
◆国内外畜牧:种畜禽、商品畜禽养殖、猪、禽、牛、羊、兔、鹿、骆驼、毛皮动物、特种养殖等;
◆生产资料:兽药、疫苗、动物保健品及原材料等;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特种饲料、饲料科技、饲料配方技术等;草业及其深加工产品、牧草种子等;
及工程建设现代化猪禽场设计等;兽药生产、加工、设备、材料、兽医器械等;饲料加工机械设备及配件、饲料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及软硬件等;畜禽生产资料与畜禽产品包装材料、机械设备等;相关运输设备等;牧草机械等;
◆优质畜产品:肉、蛋、奶、毛绒皮产品及其制品、畜产品加工与冷藏设备、可追溯系统、食品安全检测设备;
◆各省市畜牧主管单位/事业部门/乡镇机关、村委会/畜牧行业协会/学会等◆兽药/饲料/设备/仪器经销商/种畜禽/饲料/兽医药企业负责人等◆批发商/采购商/经销商/零售商/畜牧相关市场等◆农牧业企业、大型养殖厂/养殖合作社等
★行业媒体:品牌畜牧网、畜牧业信息网、种猪信息网、健康养殖网、饲料行业信息网、牧通人才网等100多家;
2、展位安排以“先报名、先交款,先安排”为原则,组委会有权对少量展位予以调整。